临床表现:早期由于病变在周边部、一般不影响视力,病人常无自觉症状。大多数患者在出血进入玻璃体时始来就诊。如出血不多,病人发现眼前有黑色点状或丝状飘浮物,视力正常或轻度下降;如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,患者可突然发现视力严重下降、仅见手动或仅有光感。眼底检查:早期视网膜周边部小静脉迂曲扩张、管径不规则,可扭曲呈螺旋形或环形,有的静脉旁有白鞘,偶尔小动脉也受累。受累血管附近的视网膜水肿,且有大小不同和数量不等的火焰状或点片状出血。静脉旁有白色片状渗出,或遮盖在静脉表面。随病情进展,病变可波及视网膜各象限周边部的小静脉,每支静脉及其附近均有相同病变,并渐向后部发展、波及更大的静脉。如同时合并有脉络膜炎,则在病变附近尚有黄白色或灰白色渗出斑位于视网膜血管深面。渗出斑陈旧以后,可留下色素斑块。出血从病变的血管漏出,可局限于视网膜,也可穿破内界膜进入玻璃体。少量的
玻璃体出血,1~2周后逐渐吸收或沉积于玻璃体下方,能查见大部分眼底,视力可以较好、甚至恢复正常,可维持一定时间不发生出血或出血很少。但有的患者多量出血反复发作,致视力严重下降。这种病例往往在半年至1年左右,眼底可无红光反射。反复
玻璃体出血者,待出血吸收后,检查眼底受累静脉管径恢复正常,但粗细不匀,有白鞘伴随,其附近可有花圈状或海团扇状新生血管,这也是导致反复出血的原因。由于多次
玻璃体出血,可产生玻璃体视网膜增殖,有机化纤维索条产生,这些索条的收缩可牵拉视网膜形成破孔和
视网膜脱离。